導語
日本是地震多發(fā)國家,天然的地理劣勢也塑造了其在抗震技術上的優(yōu)秀成就,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的抗震強國,在抗震建筑的設計和施工建造方面有著值得學習的豐富經驗與實踐、優(yōu)秀的技術和手段。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實施的中日合作“建筑抗震技術人員培訓項目”從2009年到2013年,歷經四年培訓、交流和實踐,從日方處學習了眾多有助于提升我國建筑抗震、防災減災水平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在高完成度的評估結果中順利完成了項目任務。
簡介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際,2009年5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計劃財務和外事司與日本國際協(xié)力機構(簡稱:JICA)在北京就中日合作“建筑抗震技術人員培訓項目”(簡稱:JICA建筑抗震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于同年6月1日開始啟動,至2013年5月止,為期四年。
該項目是在汶川“5.12”特大地震后,為借鑒日本的建筑抗震經驗和做法,為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提供技術支持,提高我國抗震減災水平,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提出申請設立,并與日方簽署協(xié)議。項目承擔單位是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實施單位及項目組辦公地點為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
機關所在樓
簽訂協(xié)議后的新聞發(fā)布會
背 景
中日政府間JICA渠道技術合作始于1979年,源自日本對發(fā)展中國家的技術援助,是日本政府官方發(fā)展援助(ODA)的一部分。國務院授權科技部歸口管理這一渠道。JICA渠道的技術合作,以其適用性強、形式多樣、軟硬件結合、規(guī)模和渠道相對穩(wěn)定、受益面廣的特點,在中日經濟技術合作和科學技術合作中發(fā)揮了獨特的作用。
在2008年發(fā)生的四川大地震中,死亡、失蹤人數超過8萬人。中國國內建筑物抗震技術的普及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課題。為此,以培養(yǎng)抗震技術人員和災后復興為目的,中日兩國政府之間就此意見達成一致,成立了中國建筑抗震技術人員培訓項目。
目 標
JICA建筑抗震項目的開展與實施,旨在提高我國災后重建、城鄉(xiāng)防震減災技術水平,學習和借鑒日本的抗震設計和防災規(guī)劃經驗,減少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通過派遣赴日研修生,為中國培養(yǎng)建設行政抗震防災管理、建筑抗震設計、城市綜合防災規(guī)劃、歷史建筑保護、施工質量管理技術骨干和師資,完善我國的建筑抗震、減災技術標準和制度,提高我國的建筑抗震技術標準,有效降低地震對房屋建筑造成的損壞,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意 義
本項目是JICA最大的海外項目,將為我國災后重建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將推動提高我國抗震減災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培訓目的
本項目以提高對抗震建筑構造相關技術人員的能力為目的,在中國國內選拔人才進行赴日培訓,再以這部分人員為核心,在國內編寫教材開展培訓。本項目培養(yǎng)的師資、行政官員、技術人員在項目結束后不僅運用項目成果開展有效的工作,還通過參加培訓以及技術交流維持拓展知識與技術。
在該項目中,赴日培訓培養(yǎng)人員計劃約300人,國內培訓培養(yǎng)技術人員約5000人。
培訓內容
中方培訓內容包括:
抗震建筑的設計/鑒定/加固課程,以確保完善的建筑施工為目的的日本的建筑標準/制度課程、都市抗震防災規(guī)劃課程、歷史建筑物的保護課程、提高施工質量課程、關于設計相關的特定研究課題的培訓、關于抗震設計相關的特定研究課題的培訓。
日方培訓課程包括:
抗震設計/加固技術、政府抗震防災管理、都市抗震防災規(guī)劃和歷史建筑保護。
項目進展
JICA建筑抗震項目實施四年來,先后派出四批建筑抗震防災行政管理、四批建筑抗震設計和鑒定加固、二批研修城市綜合防災規(guī)劃、一批研修歷史建筑保護、二批施工質量管理人員赴日研修,共派出了13批305名赴日研修生,覆蓋全國31個省市。在國內開展了10期技術骨干培訓班,為各省市培養(yǎng)了324名建筑抗震技術骨干,在全國各地開展了43期一般建筑抗震技術培訓班,累計有10797人次參加了中日建筑抗震技術的培訓。
建筑抗震課程 第一批
建筑行政課程 第一批
第一次骨干培訓班
JICA建筑抗震項目于2013年5月結束,該項目對提高我國的建筑抗震防災管理、城市綜合防災規(guī)劃、建筑抗震設計、鑒定加固、減隔震技術、施工質量管理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項目成果
JICA建筑抗震項目結束后,各地將項目取得的技術成果廣泛應用在建筑抗震項目中,新疆、山東省政府發(fā)文將減隔震技術用在新建中小學和醫(yī)院項目中,改建和擴建中小學和醫(yī)院項目也必須采用隔震技術;部分研修成果即將用于修編的《建筑抗震鑒定標準》和《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guī)程》標準中等,為提高我國建筑抗震技術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為評價建筑抗震項目實施后的效果和影響,改進工作方法(規(guī)劃與實施等),為今后開展更為有效、高效的項目總結經驗教訓、提供建議,JICA中國事務所對建筑抗震項目的后續(xù)影響和效果進行問卷調查,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原JICA建筑抗震項目組對參加項目的赴日研修生和技術骨干班學員進行回訪,發(fā)放問卷調查表30多份,涉及建筑行政管理、建筑抗震設計、城市綜合防災規(guī)劃、歷史建筑保護、施工質量管理等領域,項目組對收集上來的問卷調查加以分析和匯總。
日本國際協(xié)力機構經第三方評估機構對中日建筑抗震項目的問卷調查進行詳細的分析,給予中日建筑抗震項目很高的評價。事后評估結果完成度評定為「非常高」:項目的成果逐漸在國家層面的標準和規(guī)范以及各省市地方的標準,推廣建筑抗震技術的體制不斷得到完善,有效性?影響力評估結果為「高」;針對結構技術人員?行政官員的抗震技術人才培養(yǎng)工作分工明確,新任員工?崗位人員培訓計劃明確,師資的知識?技術水平得以保持,人才培養(yǎng)的預算能夠保證,中日兩國的技術交流持續(xù)開展,持續(xù)性評估結果「高」。
*中日建筑抗震項目評估結果將在日本國際協(xié)力機構官方網站上發(fā)布。
更多資訊請關注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