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在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明確提出“統(tǒng)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再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啟動消除城區(qū)重點易澇區(qū)段三年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以來,如何建設“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的海綿城市,便成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熱議的話題,并紛紛就此建言獻策。
科學認知方面。3月6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副部長黃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理性看待海綿城市建設,城市建設要有全局觀念。她把洪澇災害比喻成疾病爆發(fā),把海綿城市建設比喻為城市強身健體。強身健體有助于預防城市感冒發(fā)熱,但不能保證城市不得病。城市也要學會帶病生存,與自然災害、包括洪澇災害共舞,因為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是一種常態(tài),寄希望于依靠工程措施不再發(fā)生洪澇災害,是違背自然規(guī)律、人定勝天的思路。我們要做的是,不能因為建設行為引發(fā)或加劇洪澇災害,而應該通過合理的城市建設來減輕洪澇災害,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和自我恢復能力。黃艷指出,社會上經(jīng)常把海綿城市建設誤解為工程建設,其實工程建設只是最終很小的環(huán)節(jié),海綿城市建設重要的是體現(xiàn)了我們對待水資源(包括洪水)、對待洪澇災害等自然現(xiàn)象的理念、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是城市建設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沒有全市一盤棋的全局觀念、建設主體和民眾個人對于系統(tǒng)性問題是否顧全大局的體現(xiàn)。
系統(tǒng)治理方面。3月7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防災科技學院副院長劉春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海綿城市建設要重視完善蓄水功能。他建議,多措并舉,排、蓄結合,建設真正的“海綿城市”。“海綿城市”是一種很形象的說法,意思是“城市像海綿一樣,既能排水,又能蓄水”,豐水期排除積水、減輕城市內澇,枯水期釋水、緩解城市干旱狀況。我國城市豐枯季節(jié)明顯,普遍存在雨季內澇、旱季缺水,尤其是北方城市,建設排、蓄結合的海綿城市是解決內澇和缺水的主要途徑。他建議,在城市規(guī)劃中預留濕地、低洼地蓄水,同時建設硬化路面與道路綠化帶(人行道)等非硬化地的排水通道,恢復和重建原有自然排水系統(tǒng),既能減少城市積水,又能增加城市地下蓄水量,是建設海綿城市的一條有效途徑。
除了圍繞海綿城市建設建言獻策外,不少代表、委員建議將其所在城市列為海綿城市建設國家試點。全國人大代表、海口市市長倪強3月7日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啟動消除城區(qū)重點易澇區(qū)段三年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這對??诜浅1匾?,也是??谀壳罢陂_展的工作,“建議國家將??诹袨?lsquo;海綿城市’試點地區(qū)”,支持??趶臐竦亟ㄔO、水體整治等方面施策治本,充分發(fā)揮濕地、水系等系統(tǒng)對雨水的吸收緩釋作用,就地消納利用降雨,有效緩解內澇。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同樣提出了將西安納入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建議。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將對西安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承載力、促進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有城市在積極爭取成為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但也有極個別試點城市對海綿城市建設缺乏科學認知,忽視“里子”,片面強調建設進度,甚至通過在媒體上公開發(fā)表“三個指標列全國第一”等撈“面子”。
中國建設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城市建設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作為城市發(fā)展的科學方式和重大民生工程,海綿城市建設最重要的原則是“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在“增速”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提質”,片面強調建設速度的做法并不可取。海綿城市建設需要加大輿論宣傳引導力度,尤其是對試點城市取得的可推廣、可復制的示范項目,經(jīng)驗成熟后及時總結宣傳、有效推開。這也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強調的。前提必須是實事求是、科學引導,任何斷章取義或片面的宣傳都會誤導社會輿論,甚至可能影響到海綿城市建設國家戰(zhàn)略的順利推進,這也正是政府工作報告之所以強調海綿城市建設必須“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的關鍵所在,“項目建設必須注重成效,讓老百姓感知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才是真正的有‘里子’”。
來源:中國建設報